Podcast「享聽好讀」EP.9 成大校園指南:校園與城市的共生之道 Part 2
【享聽好讀|EP.09 成大校園指南:校園與城市的共生之道 Part 2】
接續上集,本集一樣將從四位作者的角度出發。將從書中的五個象徵性物件,探討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中,空間規劃的各種可能,並將設計理念深植於每個物件之中。
✧ 本集內容
☺︎ 成大的五個校園物件:校園空間的日常對話
成大校園裡的每個物件背後,都隱藏著國立成功大學 設計中心深思熟慮的規劃思維。桌面與床鋪,象徵著日與夜的交替,工作與休憩的轉換;黑板,象徵著知識傳遞與信息公告的功能;招牌,是學校形象的展現,同時也是校園與城市之間的無聲對話。
王逸璇老師強調,校園空間設計不僅是一個自上而下的規劃,更是一場與使用者之間的對話與協調。設計方案需要經過多方溝通與反覆調整,才能在創意與現實需求之間取得平衡。許家茵老師補充說,《成功校園指南》的「成功」蘊含著雙關的意義;這本指南的設計思維不僅適用於成功大學,更可作為高等教育校園空間規劃的參考範本。
☺︎跨領域設計的挑戰:意見整合與資源協調
設計校園空間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建築規劃過程,而是一場跨領域的協作。校園空間作為一種珍貴的資源,往往難以釋放。張庭嘉老師回顧了整合兩間教室的設計經驗,分享了如何在法規與消防標準、結構與預算的限制下,滿足多樣化的使用需求,同時保留未來調整的彈性。他們在每個設計細節上權衡資源與創意,將空間視為一個不斷成長的場域。